随着温哥华与多伦多等大城市的市场降温,在房地产交易中一度“非常罕见”的附加条件“待售条款”(Subject to Sale Clause)和“脱身条款”(Escape Clause)正悄然回归。这是买房合同中一项对买卖双方都至关重要的内容,分别从不同角度,保护交易中的买家和卖家。
本文将带你全面解读这两个条款的运作机制、优劣势,以及在如今的市场下实际操作中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应注意的事项。
什么是待售条款?
通俗来说,当买家想购买新房,但还没卖出旧房时,可以在合同中加入此条款。这为买家提供灵活性——如果在一定期限内前一套房没卖掉,后面的买房合同就失效,合法且不会损失定金。
在2021-2022年初的火爆房地产市场中,提起“待售条款”简直会让卖家笑出声——当时房源供不应求,卖家拥有绝对优势,根本不愁房子卖不出去,自然也无须考虑买家的“附加条件”。
然而到了2025年,随着市场趋冷、交易周期拉长,待售条款又“强势回归”,重新成为不少Offer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脱身条款?
当买家提出附带“待售条款”的报价时,意味着他们希望购买该房产,但前提是必须先卖掉自己的现有住房。
脱身条款,可以说是“专治”待售条款的法宝。为了解决这种“被待售条款绑死”的情况,卖家或他们的地产经纪通常会要求在合约中加入一项 “脱身条款”。
脱身条款如果存在,那么在此期间,卖方在等待原买家履行条件的这段时间内,仍可继续向其他潜在买家展示并出售该房产。如果有第二位买家提出报价,卖家就可以触发逃生条款——卖家需通知第一位买家,并给予一个24到48小时的“最后通牒”期限,要求其:
“Firm up”交易: 也就是取消所有附加条件,原买家必须决定是否解除所有购房条件(例如:房屋检查、融资批准、卖出自己现有的房子等),以便把这笔交易“锁死”;
或者退出交易:如果原买家无法或不愿在规定时间内满足条件,那这份协议就会被终止,卖家可以合法接受第二位买家的报价。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快速搞懂其中缘由
作为一个卖家,你终于找到了一套心仪的房子,想立刻出手!但问题是,你现在住的房子还没卖出去。在目前这种买卖相对平衡的市场里,很多人会担心——万一旧房子卖不掉,新房子又买下来了,怎么办?两边扛不住啊!
这时候,“待售条款”就派上用场了。比如你在 1 月 2 日提交买房报价,除了正常的贷款和验房条件(比如 5 个工作日内搞定),你还加一句:“前提是我能先卖掉自己现在的房子。” 这样就能把两笔交易的交接时间对齐,还能把旧房卖的钱直接拿来支付新房,避免贷款压力。
但对卖家来说,问题来了
这时候卖家就被“绑住”了。因为你下的是附带条件的报价,在这段等待期里,卖家不能把房子卖给别人,只能等你处理完自己的事情。
如果你说你想要30天来卖掉自己家,那这30天内,卖家哪怕再收到其他更好的报价,也没办法接受,只能耐心等你一个人。
如果你到期没卖成,拍拍屁股就能走人?
是的,如果2月1日到了,你还是没卖掉自己的房子,那你可以直接退出合约,签个“双方解除协议”,连押金都能全额退回,一分钱都不亏。
对卖家来说,这时候就很糟了:白白耽误了一个月,房子没卖掉,市场热度也可能下降,甚至可能导致之后卖不出好价钱。
所以“脱身条款”登场!
为了解决这种“被绑死”的情况,卖家或他们的地产经纪通常会要求在合约中加入一项 “脱身条款”。
这条款是站在卖家的立场设定的“保险条款”。简单来说就是:
如果在这段附条件的等待期内,卖家收到另一个更好的买家报价,那么卖家可以正式通知你(一般是给你 24 或 48 小时),让你决定:要么立即移除所有附加条件、成交定案;要么主动退出交易,把机会让给新买家。
这样,卖家既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也给你一个公平的机会。
从买家的角度看:灵活与保障并存
对买家来说,待售条款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买方市场(房源充足,卖家竞争激烈)中非常有利。这意味着买家可以锁定心仪房产的同时,有时间处理自己手上的房子出售问题。
买家好处:
无需过桥贷款(Bridge Financing):省下一笔不小的过渡性融资成本;
避免同时背负两套房贷:降低财务压力;
设有“退出机制”:如果旧房卖不出,可在期限内安全退出交易,无需赔偿。
从卖家的角度看:机会与不确定并存
对卖家来说:
可继续展示房源:不因接受附条件报价而错失其他潜在买家;
有望收到更高报价:特别是在热市中,买家竞争激烈。
注意几点常见误区
1. 新买家并不会“自动顶掉”原买家
哪怕第二个买家给出的价格高10万,卖家也必须先给原买家一个明确的通知期,看对方愿不愿意“立刻成交”。只有原买家决定退出后,卖家才可以正式接受新报价。
2. 通知后,必须“移除全部条件”才算“成交”
合同用词超重要!如果写的是“移除这一个条件”,可能买家只取消“售房为前提”的部分,别的条件还在;但如果写的是“移除所有条件”,那就是要求一次性签死,马上锁定成交。
3. 第二个报价不一定是无条件才有效
很多人以为第二个报价必须是“全无条件”的,其实不一定——只要这个报价让卖家觉得“够有吸引力”,比如价格更高、成交日更快、条件更简单,那就算一个合理的“触发脱身”的理由。
写在最后
“脱身条款”其实是一个帮助卖家减少风险的工具,同时也提醒买家:在“先卖旧房再买新房”的流程中,你并不一定能完全掌握节奏。
所以如果你正在买房、尤其是附条件下offer,一定要留意有没有“脱身条款”的存在。最好找一个懂条款、有经验的地产经纪来帮你把关细节,关键时候少踩坑。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