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C省一桩看似普通的租赁纠纷,却因为程序漏洞和租客的操作,差点让房东陷入巨额赔偿。
据司法审查文件显示,作为一名租客,Saeed Mohammadi 长期拖欠租金,却在离开房屋后,起诉前房东 Siavash Dehpour 并一度赢得 5.77万加元赔偿。不过,最终BC省最高法院推翻了仲裁员的裁决,认定该听证会“程序不公”。
案件始末:从拖欠租金到反告房东
文件显示,Mohammadi 自 2021 年 11 月起以 定期租赁 形式入住北温哥华一处房产,月租金为 4800 加元。
根据协议,他必须在 2023 年 3 月底搬出,以便房东翻新房屋自用。
但在 2022 年 10 月 起,Mohammadi 停止缴租。房东随后发出 10 天驱逐通知,但租客既没补交租金,也没提出异议。
照理说,房东可在 2023 年 3 月 13 日收回房屋,但为了“通融”,房东同意让其住到 3 月底。租客离开后,却反过来起诉,理由是:房东并没有按约翻新或自住,而是把房子卖掉了。
送达漏洞:房东缺席听证会
案件关键在于送达纠纷通知。
Mohammadi 明明知道房东在租约和驱逐通知中提供了 西温哥华地址,却偏偏把文件寄到已搬出的 北温哥华房产。最终,邮件被退回。
然而,在住宅租赁处的听证会上,仲裁员认定房东已收到通知,并在房东缺席的情况下,直接裁定房东赔偿相当于 12 个月租金——高达 5.77万加元。
房东事后表示,他从未收到过通知。
法官:租客“故意隐瞒信息”
法官 Judith Hoffman 在审查中指出:
租客故意不向房东的有效地址送达通知,目的是让房东缺席听证会。
租客隐瞒了自己长期拖欠租金,以及收到驱逐通知的事实。
仲裁员因此在缺乏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了偏向租客的裁决。
最终,法院撤销仲裁结果,判租客需支付房东“诉讼费用 + 3500 加元特别费用”。
对“弱势房东”的提醒
这个案例引发不少房东关注,尤其是所谓的“弱势房东”(small landlords)——他们通常只有一两套房产出租,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拖欠租金或程序纠纷,损失往往十分惨重。
几点经验教训:
租赁协议与通知地址要写清楚:确保租客与房东的正式通信地址在协议中明确记录,避免纠纷时被钻空子。
遇到纠纷要及时应对:即使房东觉得“租客理亏”,也必须积极出席听证会、提交证据。缺席往往意味着“自动败诉”。
留存所有证据:包括租客付款记录、沟通邮件、发出的通知副本。哪怕是临时的“口头约定”,最好也通过邮件或短信确认。
结语
这起案件再次提醒大家,房东与租客纠纷不仅仅比拼“谁对谁错”,更是对法律程序的考验。对于小房东而言,了解并遵守法律流程,往往比一味“讲道理”更重要。
在租赁市场不断变化的今天,房东既要守法合规,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若情况复杂,建议寻求专业的房东协会、法律顾问或代理人协助,避免因程序问题吃大亏。
【声明】本文由The House Club编译制作,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